欢迎来到成都水产行业协会!
入会热线:028-66509870
新闻热线:028-66509870
市场资讯

中国水产品如何才能全世界卖,而且高价卖

时间: 2018-01-2 17:51:10浏览次数:2434
养殖的水产品要适应消费市场对水产食品的需求。水产食品需求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养殖的水产品要适应消费市场对水产食品的需求


水产食品需求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于国内市场,我们经历了不够吃、有吃的、吃得饱、吃不完(供过于求)的变化,我们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也不差钱了,尤其是中产阶层的出现,现今的需求变化了,是要吃得好、吃得安全了。这对水产品的质量提出了安全性、可食用性、营养性的问题,要求养殖的水产品安全质量高、食用质量高、营养价值高的问题,我们养殖的水产品要好看(外观指标、形体指标)、好吃(味道好、口感好)、更要安全(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等),这已不再是数量的满足,更是质量的满足。


对于国际市场而言,养殖水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而我们养殖的水产品因为质量不高所以价格低,养殖效益低,很难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欧洲一条三文鱼可以在全世界卖、且高价地卖,而我们每年6000万吨左右的水产品只能在中国卖、还得低价卖,这种形势要得到改变,唯有从提升养殖水产质量入手、改变养殖方式、改变养殖模式入手,全面提升养殖水产品的产品质量,参与全球化的水产品市场竞争,满足我们已经改变了国内、国际水产品市场需求。


通俗地讲,消费市场需要好看的鱼、好吃的鱼、更安全的鱼、营养价值更平衡的鱼。


二、水产养殖业要适应消费市场对水产品质量的需求


水产养殖业如何才能生产出更多的好看的鱼、好吃的鱼、更安全的鱼、营养价值更平衡的鱼?这需要从养殖过程管理、养殖环境控制、养殖投入品控制和养殖品种改良等方面入手,深根细作,利用这个平稳发展时期,做好功课,期待未来消费市场的活跃、更大的市场需求。有以下个人看法,供参考。


1、放弃单纯最求高产的养殖目标,寻求合理的养殖单产


高密度养殖一度成为技术领先的代表,而高密度下病害发生率显著增加,导致药物使用量、药物种类显著增加,养殖池塘成为了抗药菌的筛选容器,养殖的水产品安全性、可食用性显著下降;同时,过高的养殖密度导致饲料营养水平的显著增加,饲料的营养水平远远超出同种类低密度下的正常营养需求,在养殖动物对饲料氮、磷等整体利用率不足30%的情况下,养殖水域环境的负荷显著增加,其结果是水质恶化程度增高、水质控制的成本也显著增加。


每一个养殖水体、每一个养殖动物,在一定的养殖时期,都有一个合理的养殖密度、合理的生长速度、合理的养殖单产的。因此,我们更应该研究这个合理的平衡点,以及在这个合理的平衡点下的水质控制、水产动物的生长、营养需求与饲料供给等,使养殖的水产品好吃、更安全、营养更均衡,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2、病害控制是关键点


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养殖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就难以得到保障。从已经发生的情况看,对虾(病毒、细菌)、罗非鱼(链球菌)、中华绒螯蟹(病毒)等已经经历了严重病害、严重疫病的灾难性过程,甚至连一般性认为抗病力很好的鲫鱼、鲤鱼(鲤疱疹病毒)都在遭受着重大疫病的爆发和灾难性的经济损失。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办呢?


重大疫病、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从养殖动物自身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水产动物的抗病、防病需要依赖自己的免疫、防御能力实现,外界药物的使用只是短时间对病原生物数量的控制。药物并不能帮助鱼体对损伤的器官和组织进行修复,一旦药物失效后,鱼体还将感染其他病原生物。


只有在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防御系统受到损伤的情况下,才会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而养殖动物主要器官组织、生理健康受到严重损伤,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显著下降的时候,池塘中本身也含有多种病原生物,此时,何种病原生物对健康损伤的鱼体进行感叹、并成为主要病原生物,也是一种随机性的、必然发生的事情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防御系统的破坏和损伤呢?


种质质量是原因之一,我们长期以內塘养殖的鱼、虾、蟹作为繁殖亲本,多代繁殖后其后代的抗病力、防御能力自然会下降。养殖过程药物的使用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高密度、不清塘的养殖方式下,病害发生概率高,多种类药物、原药、农药的使用虽然短暂地杀死了病害生物,同样也造成了养殖水产动物的损伤,当药效散失之后依然感染其他病原生物,病害发生概率会更大。饲料质量也是原因之一,以前的饲料只能是满足养殖动物的快速生长和高效的转化效率,而不会过多注重对养殖动物健康的损伤作用,以及对损伤的器官组织进行修复作用。


因此,对重大疾病、疫病的控制,首先要从种质着手,具有一定野性的、抗病力强的苗种是重点。其次,限制剧毒性药物的使用,限制原药、农药的使用,要逐步形成不要药物的疾病、疫病控制技术体系,使用传统的生石灰、食盐杀菌等方式。第三,养殖水质的生物控制技术要大力推广和采用,依赖生物细菌等消耗、转化养殖水体有机物质,并利用藻类改善养殖水体质量、增加氧气含量。对养殖水体的菌相平衡、藻相平衡控制技术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依赖生物调控水质,杜绝使用药物控制水质的方法。第四,强化通过饲料途径对养殖动物身体健康的维护、对养殖动物损伤的修复作用,尤其是对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防御系统的维护和损伤的修复,采用的技术对策包括提高饲料营养的利用效率、饲料营养的更平衡、饲料物质对养殖动物生理代谢平衡的维护以及损伤的修复作用、对养殖动物抗氧化损伤能力的维护与损伤修复、对养殖动物体内抗自由基能力的维护与损伤修复、对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防御系统的维护与损伤修复等。总体而言就是显著改善饲料的功能作用,饲料不仅仅是营养的满足,更是对养殖动物代谢平衡、生理健康功能的满足。


因此,研究非药物的、生物途径的水质控制、饲料途径的健康维护与病害控制养殖、鱼种质量控制等要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实现养殖过程中对水产动物的病害非药物控制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方法。


3、生物途径的水质控制和养殖过程控制技术体系要系统化


要树立为了“一片肉”、为了“一条鱼(虾蟹)”的养殖过程控制观念,即树立养出一条更安全的鱼、更好吃的鱼、营养更全面的鱼的养殖过程控制的观念。


养殖过程控制就是对水体质量的控制、鱼体病害的控制、饲料的选择和投喂的控制。水体中,养殖动物排泄的废物、散失的饲料是水体主要有机物质的输入,可以依赖水体细菌等进行转化和分解,维持水体合理的菌相平衡是技术的关键点;水体藻类是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也是水体色泽控制、水体生物量控制的关键点,合理的藻相平衡是目标。要限制药物对池塘消毒、要限制药物对鱼体消毒、限制药物对病害的控制等技术方法。


4、高质量的养殖水产品要实现品牌化和感官化


安全的、食用价值好的、营养更平衡的水产品在目前阶段需要更大的投入,养殖成本更高,需要有更高的市场价格才能保证养殖者的经济利益,而只有品牌化的方式可以提高养殖产品的市场价值和价格,这是高质量水产品的发展目标,需要有品牌。


但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高质量的、品牌化的水产品如何得到市场的认可,消费者如何接受更高的市场价格?我们养殖的有机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等,都有一个严格的、系统化的认证和养殖过程控制程序,实现了对高质量品牌水产品的质量形成过程和评价体系,而消费者如何认可这就是高质量的、品牌化的水产品?消费者不会去看你的产品检测指标、也不会去看你的养殖过程,主要就是靠吃的感觉、靠吃后的生理感觉和反应等。因此,如果能够保障高质量的、品牌化的水产品好看(鱼体形体、色泽、体表完整度等,与普通水产品看起来就是不一样)、好吃(吃起来口感好、味道好,吃起来就是与普通的水产品不一样的感觉)、高质量(吃完后舒服、感觉好)、更安全(无药物等残留),这样的话,消费者接受起来容易了,高质量的、品牌化的水产品的市场就会逐渐好起来了。


养殖过程控制中,要重点关注对鱼体外观形态的维护(好看)、对水产品肉质的控制(好吃)、对水产品安全质量和营养质量的维护(安全、营养平衡),生物途径的水质控制、饲料途径的对病害控制和对肉质改善的作用、对养殖动物形体的控制等技术主要的技术要点。


“瘦身鱼”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调控鱼体肉质、肉质口感的方法。


三、水产饲料产品要适应对养殖水产品质量的需求


养殖水产品要好看、好吃,要吃的安全、吃的营养,除了养殖过程管理、生物途径的水质控制外,饲料是鱼体生长的主要物质和能量来源,重要的就是饲料产品质量的提升,这是水产饲料产品质量提升、水产饲料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内容。


1、水产饲料企业增值方式要以提升饲料产品质量为主导


水产饲料企业产销规模的边界在哪里?目前看,集团性企业水产饲料的总量200万吨似乎成了“天花板”,而这样的规模在世界性的水产饲料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规模了。单一的水产饲料企业的规模能够发展到多大的规模?目前,年产销30万吨似乎也是一个边界点了。


作为一个水产饲料企业,我们是否知道自己合理的产销规模边界点和利润的边界点?在中国水产饲料总量2000万吨这个边界点下,不同的饲料企业、依赖不同的增值方式,如利用资本、低价营销,在强力地抢占市场份额,企业之间形成很是惨烈的“相互踩踏”形势。这需要我们以冷静的思维来分析水产饲料的增长方式了。


以资本为后盾,强力抢占市场份额,这本无非议。但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产业的特点所决定,抢占市场的着力点在哪里?以宾馆、以会场作为销售点,还是以池塘、以养殖现场作为销售点?饲料是以低价格、以高返销回报作为销售竞争力,还是以产品质量、以养殖技术服务作为竞争力?饲料质量和价格是人说了算,还是以养殖动物(渔产品重量、渔产品质量)说了算?


如果我们设想另外一种形势,每个饲料企业都知道自己的产品产销规模的边界、利润的边界,选择其合理的发展数量规模、合理的市场份额、合理的利润,以饲料产品质量为技术核心去赢得市场、以养殖技术服务区稳定市场,从而获得稳定的、合理的利润,情况是不是很好很多呢?也就有心思去研究饲料产品质量问题、去研究提升产品质量的技术的问题、去研究养殖技术服务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性,每年可以获得的利润也是可以预测的、也是有保障的,企业之间有技术和市场的竞争、但不会形成相互踩踏的局面。相互竞争总会比相互踩踏好很多。


水产养殖业的养殖产品要适应消费市场对养殖水产品质量的需求,水产养殖业需要发生深刻变化,同样的原理,水产饲料产品要适应养殖业的市场需求,只有满足养殖业的需求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遇。水产养殖业有什么的样的需求?这在前面已经做了分析,要生产出更多的好看的鱼、好吃的鱼、更安全的鱼、营养更平衡的鱼,需要可以在全世界卖的鱼。水产饲料企业要研究相应的养殖技术、要提升自己的饲料产品质量去满足这个需求。


为了养殖生产得到更多好看的鱼、好吃的鱼、更安全的鱼、营养价值更平衡的鱼,养殖业需要什么样的饲料产品?这就是我们目前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饲料产品质量提升、水产饲料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2、水产饲料的功能与水产功能饲料


围绕要养殖出更多的“好看的鱼、好吃的鱼、更安全的鱼、营养价值更平衡的鱼”目标,水产饲料质量需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水产饲料以前的职能主要是使养殖的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养殖渔产品的饲料成本低,这就是水产饲料的主要职能。但是,满足这个职能的饲料可能导致的问题是:养殖水产动物的抗病、防病能力如何得到保障?养殖水产动物的抗逆境、抗应激能力(药物残留少、更安全的渔产品)是否能得到保障?养殖水产动物的体型、外观色泽、体色等是否能够得到保障(是否好看)?养殖水产动物的食用价值如肉质、口感(是否好吃)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养殖渔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吃鱼更健康”的市场需求?


因此,水产饲料的职能或功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客观地分析,目前的水产饲料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当然,单纯靠水产饲料也是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的,但水产饲料功能的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上述目标的实现。


新型的水产饲料功能应该包括:满足快速生长、高的饲料转化效率和低的养殖饲料成本;满足维护养殖水产动物生理代谢和生理健康、满足养殖水产动物主要器官组织(如肝胰脏、肠道、免疫系统)不同类型损伤(如氧化损伤、药物损伤)修复作用的需求;满足水产养殖动物免疫防御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维护、尤其是损伤修复作用的需要;通过饲料途径实现对重大疾病、重大疫病预防、损伤修复、健康恢复等的需要;通过饲料途径实现对养殖动物形体、色泽等外观食用价值的需要;通过饲料途径实现对养殖动物肉质改善、肉质风味改善、肉质营养平衡的需要。这需要我们做更多、更深入、更系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并全面提升饲料产品质量、提升饲料产品功能,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功能性饲料。


要在满足养殖生产需要的商品饲料中,全部实现上述饲料功能是难以做到的,有些功能对于常规商品饲料也是不需要的,因此需要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阶段性使用的饲料,可以称为功能性的水产饲料。

以饲料营养素平衡、饲料可消化性、饲料安全性、饲料矿物质与鱼体体型、动物健康维护和损伤修复、抗应激与免疫防御系统维护等为核心内容,全面提升常规养殖用饲料产品的质量;以满足养殖动物苗种期营养需要、养殖动物体色需要、肉质改善需要、越冬或抗逆境需要、预防重大疾病和疫病需要等为目标,开发相应的阶段性使用的、功能性水产饲料。

Copyright © 2017 成都市水产行业协会  协会官网:www.cdscxh.com.cn 蜀ICP备2022018120号